中新網2月7日電(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)在房地產調控整體寬松的氛圍下,土地市場也出現了變動的信號?! ¢L且復雜的房地產產業鏈中,位于上游的土地市場占據著獨特的地位?;驅⒂瓉韮灮募泄┑卣?,會為今年的土地市場帶來什么變化?
集中供地將迎優化
近日,一份名為《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“通知”)流傳甚廣,讓不少人解讀為“集中供地制度或將取消”?! ?月3日,自然資源部證實,“該文件是自然資源部印發的,對地方住宅用地供應工作進行的指導文件。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,而是優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,更好發揮充分公開披露信息對于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的積極作用?!薄 按舜螌泄┑氐耐晟?,最重要的就是供地計劃和信息。過去由于供不應求,供地計劃的作用不大,主要是如何增加供地;現在大部分城市供應過剩,且區域間差異分化很大。保持地產穩定,必須要做供給側改革?!睆V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?! ∩虾R拙臃康禺a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提到:“各地供地信息也會更加明確,客觀上會減少土地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問題,對于激活2023年土地投資市場具有積極的作用,也值得期待。
“優化”如何體現?
2021年2月,自然資源部要求22個重點城市住宅用地實現“兩集中”的政策落地,集中發布出讓公告、集中組織出讓活動,且原則上全年發布出讓公告不超過3次?! 〖型恋毓J绞沟猛恋嘏馁u的總體周期較短、供應次數較少,也因此有了土地“零售變批發”的說法?! ”藭r便有分析指出,此舉將在一定程度上將平抑土地市場熱度和房價上漲壓力,引導購房者穩定預期,有利于實現“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”的政策目標;但單次大批量的土地供應對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更加考驗房企的現金流運營以及融資能力?! ⌒碌耐ㄖ?,首先便有對“三次”這一明確數字的優化,表述為“詳細清單內的地塊,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可以一次或多次發布出讓公告,有序組織出讓,并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全部推出?!薄 耙荒耆蔚膰栏窦泄┑?,在市場熱度較高的市場下,對于平穩市場會起到積極作用,但是市場降溫的背景下,尤其是降溫較為明顯的城市,對于市場預期以及房企拿地意愿都有可能引起負面效應,需要進行制度層面的優化?!?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指出?! ⊥ㄖ砻鞔_,建立擬出讓地塊清單公布制度。每次公開詳細清單對應的擬出讓時間段原則上不少于3個月,給市場主體充足的時間預期限制?! 斑@也體現了此次政策的核心要點——推進供應信息公開?!眹儡S進表示,3個月的緩沖期實際上是希望地塊信息為房企和市場所消化,本質上也是希望土地供應工作和市場需求做緊密的對接?! 凹泄┑氐哪康脑谟诜€定市場,但城投平臺進行托底的現象也較為常見,初步統計2022年城投拿地占比近三分之一。不少地塊出讓成功但處于開發停滯狀態,這本身對于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很難起到正向作用?!睆埐ū硎??! 闹兄秆芯吭喊l布的《2023年1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》看,今年1月TOP100房企拿地總額591億元,同比下降29.4%,地方國企仍是拿地主力?! 芭f模式下一天內出讓,如果沒有開發商拿地,為避免流拍、為維護地價,就需要國企和城投托底。新模式設置3個月的較長周期,可以給開發商充足的時間,也給地方政府勾地、招商引資充足的時間?!崩钣罴我舱J為。
已有城市出現實質性變化
隨著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變化,“一年只賣三次地”的形勢也在更早的時候便出現了松動的信號?! ?022年10月,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文,將協調省自然資源廳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支持,力爭將南昌從“集中供地”城市名單中調出,南昌也成為了首個官方提出擬退出集中供地的城市?! 「鐣r候的2022年9月,長沙供地宣傳推介平臺“供地云”也曾發布通知稱,“今后不再按年度批次推介土地,更改為年度常態化持續更新推介?!薄 ∠鄬τ谡降墓傩?,更多城市選擇在實際安排中進行調整?! ?022年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等地,均以增加集中供地次數的方式對集中供地制度進行調整。武漢、徐州更是率先完成了六批集中供地?! ∵M入2023年,杭州、蘇州和鄭州等地已公布了首批次地塊詳情,集中供地的大框架下也出現了一些變動。例如,杭州多區提出了“成熟一批、出讓一批”的原則;對于成都市中心城區發布的4月底前擬出讓的住宅用地明細清單,相關人士表示,此次將先集中發布住宅用地清單,后在供地清單時間內可多次組織公告?! 安糠殖鞘腥詫3旨谐鲎尩墓澴?,尤其是一些市場熱度上升明顯的城市,預計后期單次出讓的土地宗數仍將保持一定高位,以抑制房地產市場的熱度過快上升;部分降溫城市則會優化出讓次數,小量多批次的面市將更有利于市場的穩定?!睆埐ㄕJ為。(完)
(一審:余畫 二審:盧小偉 三審:謝峰)